《科创板日报》9月23日(记者 郑炳巽)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偶联药(XDC)的边界正在逐渐拓宽,在传统ADC(抗体偶联毒素药物)之外,诸如抗病毒偶联药物(AVC)、多肽药物偶联物(PDC)等新型偶联药物逐渐涌现。但就目前而言,ADC依然是生物偶联药领域的主体构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偶联药物赛道似乎正呈现出一个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市场融资事件数和融资金额在2020年、2021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掉头向下;另一方面,市场交易数量与交易金额却创下新高。与此同时,多家CXO企业都在半年报里提及,由于下游投融资波动的缘故,业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ADC赛道上的头部参与者,却对此表达了不一样的看法。

ADC行业的未来刚刚开始

根据德邦证券的统计,全球偶联药物的融资数量在2020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回落。具体来看,2020年全球融资数量达81起,其中海外47起,国内34起;到了2022年,全球总融资数量下降至58起,其中海外下降至25起,国内33起。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五年来全球ADC交易数量持续上升,2022年为48笔,较上一年大幅增长50%。同一年,全球ADC交易金额达到251.9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尤需一提的是,2023年,辉瑞以43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ADC领域龙头企业Seagen,刷新了偶联药物赛道单笔并购金额记录。

融资下滑与交易新高两种现象并存,貌似反映了一种矛盾的状态。就此,映恩生物创始人兼CEO朱忠远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者并不矛盾,恰恰印证了偶联药物赛道是比较火热的。”

在朱忠远看来,这其实正好说明了企业已经度过了需要靠融资支撑发展的阶段。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有了交易的时候,对于融资的需求自然也就下降了。

同样地,药明合联CEO李锦才也表示,虽然这几年融资环境确实面临一些挑战,直接进来的资本可能比前两年稍微少了一点,但是优秀的ADC企业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投融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而且,通过出海等各种方式也能获得资金。

李锦才还提醒,如果只看投融资,可能看不到行业的活跃度,因为投融资只针对中小型公司,大药企在投融资领域的需求不多。“其实更简单的是看有多少ADC进入临床试验了,这个数据每年都还在大幅度上升,这是最直接反映ADC发展热度的一个数据。2022年跟2021年比,进入临床的ADC项目数基本翻了一番,所以我们说ADC行业发展还在加速,今年数据肯定又会超过去年。”李锦才说道。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药明合联于近日宣布,位于无锡的新商业化厂房(XBCM2和XDP2)启动GMP生产,将实现产能翻番。其中,双功能XBCM2生产线提供从抗体中间体到生物偶联药原液的端到端生产,生产规模最高可达2000升,生物偶联制剂生产线XDP2能生产从2R到50R规格的西林瓶液体和冻干制剂,年产能达500万瓶。

另据了解,2022年,药明合联成功申报IND的项目数较2021年增加了125%。“ADC行业的美好未来刚刚开始,能够做的事情太多了。不仅行业产能没有过剩,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ADC CDMO市场规模从2018年到2022年已翻了3倍,从5亿美元增长到1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5%。2022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4%,产能是远远不够的。”李锦才说道。

还需加大创新合作的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ADC领域的成交不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且来自中国的转让项目逐年增多。2021年,中国和美国均以9个的转让项目数并列第一,到了2022年,中国凭借16个转让项目的数量,超过美国的15个,而2023年前五个月,中国的转让项目数已达12个,美国为3个。

与此同时,国产ADC药物在出海上的亮眼表现亦可圈可点。根据德邦证券统计,2021年-2023年5月,国产ADC出海交易金额已经超过200亿美元,科伦博泰更是通过授权默沙东9款产品,拿下超118亿美元的交易金额。

若从出海交易次数来看,表现较好的企业有科伦药业、石药集团、映恩生物等,交易次数分别为3次、2次、2次。出海ADC药物靶点主要涵盖了HER2、TROP2、Claudin 18.2等。

朱忠远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指出,从研发的角度来看,ADC赛道将会呈现出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第一,在肿瘤领域,你能看到每个人会选不同的靶点来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第二,有不同的平台出来,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企业,也在做下一代的不同的MOA的平台,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ADC平台。所以,我预计中国会走出一批这样的企业出来。”

李锦才也表示,ADC药物在中国也发展得非常好,目前中国企业研发的ADC药物在全球属于第一梯队,大量的企业也在出海。而ADC药物的蓬勃发展,实际上代表了中国企业在组合式创新方面的优势。“虽说医药行业竞争激烈,但是ADC药物跟其他药物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它能够做出来很多不一样的产品。”李锦才说道。

不过,李锦才也指出,中国很多创新药企业,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新药领域做得这么好、这么快,有很多ADC药物license-out,但是在走过快速模仿和跟进的阶段,后面还有更大的潜力和后劲,企业在创新和合作的投入上可以再加大力度。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药明合联上述新厂房的一个特点是首次推出了从单抗中间体到偶联原液和制剂的一体化、双功能,这将极大简化ADC药物整体的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这在行业里也是一个创新,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