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对按照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难以满足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的国有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或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同意,统筹考虑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数、自然减员情况和现有职工工资水平等因素,2023年可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核增部分据实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下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基数。

毫无疑问,这是扩大就业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发挥国有企业作用的重要手段。在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158万人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切实有力的保障措施,就业矛盾将会十分突出,就业压力也会非常巨大。更重要的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又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就业难与招工难交织的结构性矛盾。因此,需要拓展更多就业渠道,以化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

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增加国有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人数,对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通道。因为,按照目前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对就业的期待与希望,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之外,比较有吸引力的,就是国有企业招聘。如果能够有效扩大国有企业的招聘规模,确实能够对就业起到比较重要的支撑和帮助作用。

事实也是,受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特别是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确实非常严峻,企业运行困难带来的就业渠道收缩,就业空间缩小,给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拓宽就业渠道,开辟新的就业空间,才能有效化解就业矛盾,减轻就业压力。对国企来说,自然也就不能按照常态化的方式吸纳就业,而应当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吸纳更多就业人员,特别是高校毕业生。

可以理解,国企在吸纳就业方面,也会受到一些政策限制,特别是工资总额包干限制。如果不能在政策上给予国有企业更多放开,国企要想吸纳更多就业人员,困难是非常大的。即便十分需要,也会受到政策限制。因此,此次通知提出,2023年可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核增部分据实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下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基数,无疑给企业开了一个口子。如果企业能够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人员招聘,对于扩大就业还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对企业用工规模也是一次有效补充和充实。特别是效益较好的企业,是一次有序增人增资的机会,应当好好把握。

需要注意的是,决策层给予国有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政策宽松和支持,除了就业需要之外,也是对国有企业的充分肯定,是推动国有企业形象再造,让国有企业通过扩大就业、增加就业人数、履行好国企社会责任,进一步改善国企的市场形象,增强社会各方面对国企的认同感、信任感。

也正因为如此,国企应当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把扩大招聘工作做好,做出成效,做出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如果在招聘过程中出现问题,对国企形象是会带来不利影响的,是会把好事变成坏事的。毕竟,社会各方面对国企是十分关心关注的,做好了,会及时点赞、有效加分,做不好,也会及时批评、迅速失分。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企公开招聘工作,也是有比较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譬如笔试、面试、资格审查等,只要严格按照这样的程序和规范去做,是能够比较好地招聘到企业需要的人才的,也是能够给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就业人员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单位在公开招聘过程中,也会设置一些门槛,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应当说,也是可以的。因为,一些特殊工种、特殊岗位,需要特殊人才,完全可以通过设置录用条件的方式处理。前提是,这道“门槛”,只能是专业门槛,不能是关系门槛、人情门槛。如果出现后者,就得追究招聘单位责任。这一点,应当自觉接受舆论和公众监督。

由于很多用人单位都是自行笔试、面试,能否做到公平公正,也是舆论和公众比较关注的。因此,用人单位参加出卷、面试的,也必须社会化,要像公务员招聘一样,不能暗箱操作,确保招聘不出现任何问题,确保扩大招聘规模真正成为就业者的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