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独立 穿透

贵在应披尽披

 

作者:夏逢

编辑:茂贞

风品:彦规

来源:首财——首财研究院

二次冲刺、两年征战、5更招股书,依旧败退。

9月7日,天津同仁堂主动撤回IPO申请。上会前夕突然按下撤单键,所为何故呢?

1

商标纠纷、存变更风险

 

商标专利纠纷,不得不说。

据申报文件显示:天津同仁堂共拥有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注册商标共计122项,其中,“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太阳)”“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红花牌)”均于2006年被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不过,公司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名称中均包含“同仁堂”字样、主营业务与产品包装标识存在重叠或部分重叠的情形。

2021年8月,北京同仁堂起诉天津同仁堂要求其停止使用“同仁堂”字号,目前该诉讼仍处审理之中。

据悉,国内中药市场目前共有3个同仁堂,即北京同仁堂、津同仁和南京同仁堂,前两者最引人注目。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北京同仁堂也被商务部认定为“同仁堂”中华老字号。

据招股书,公司前身起源于清朝时期的张家老药铺,历史上曾使用京都同仁堂张家老药铺、京同仁堂和记、天津市同仁堂制药厂、天津市先锋中药厂、天津市第四中药厂、天津同仁堂制药厂等名称开展药品经营活动。2002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2008年更名为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一直沿用至今。

深交所要求津同仁结合其企业名称中包含“同仁堂”字样的情形,说明在产品包装或商业宣传中是否存在突出“同仁堂”字样的情形;其企业名称及“天津同仁堂”字号取得的合法合规性;分析并说明北京同仁堂与津同仁就“同仁堂”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诉讼争议焦点、潜在败诉风险及对日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对此,公司表示,虽然公司取得企业名称和字号履行的法律程序、工商登记程序合法合规,不存在因企业名称登记或使用违反规定而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形,但若法院支持原告提出的部分或全部诉讼请求,可能导致公司面临需要变更公司名称、承担一定经济赔偿的风险。

此外,如果津同仁因本次诉讼变更公司名称,可能会对公司未来新业务开拓中的市场形象、公司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可能对企业及股东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2

市场推广费超5.3亿、服务商审视

 

除了商标纠纷,销售费也是一个焦点。

监管部门也对津同仁的销售模式提出了多项问题,包括采用经销商模式的原因、是否存在经销商压货、经销商频繁变动的原因、市场推广费高企的原因等。

不算多苛求。2020年-2022年,津同仁销售费为4.01亿元、5.15亿元、5.64亿元,占当期营收比达49.03%、50.86%和51.95%,持续增加。

且同期差旅费为1606.78万元、950.30万元和788.17万元。招股书表示,“差旅费金额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系公司销售人员数量逐年下降所致”。

市场推广费用占据了大头。2020年至2022分别为3.64亿元、4.85亿元、5.38亿元,占销售费比为90.77%、94.23%、95.29%,占当期总营收比44.5%、47.92%、49.54%。是否过高了些?

据津同仁问询函回复显示,2021年,公司召开了2385场次的小型学术会和454场次的区域学术会,共计2839场次。假设全年无休,平均每天也需召开约7.78场次。

同时,公司推广模式以第三方为主。对第三方服务商进行排查后发现,不少存在合作完后注销的现象。

比如2021年,公司前五大推广服务商中,大部分成立于2019年、2020年,且在2021年后陆续注销,目前仅剩下一家存续。其中,位于上海的3家服务商还存在办公地址重合现象。

相较销售费的一掷千金,研发投入就显得单薄许多。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 2,600.11 万元、3,413.60 万元和 4,192.35万元,占总营收比仅 3.18%、3.37%和 3.86%。

持续增长值得肯定,但与销售费相比体量及占比还是羸弱不少。以2022年为例,销售费的增量就超过了前者的总体量。在提质增效、鼓励创新,打击“带金销售”的医改大势下是否逆行扎眼呢?

2020年至2022年,津同仁营收是8.18亿元、10.12亿元、10.86亿元,同期净利为1.61亿元、1.91亿元、2.07亿元。2022年的营利同比增速均出现放缓。

3

关联交易追问 披露充分吗

 

招股书显示,多家关联方担任公司经销商,包括天津医药集团、达仁堂、天士力集团。

2020年至2022年,津同仁向关联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活动的收入分别为1.36亿元、1.77亿元、1.43亿元,占当期营收比16.63%、17.49%、13.17%。

业绩成色如何、交易是否公允、有无利益输送嫌疑,也是舆论焦点。

此外,来自主要一级经销商的营收额占比较高,2020年至2022年,占比分别为71.48%、69.83%、72.99%。

而在披露二级经销商销售情况时,津同仁却只统计了部分金额。其中,2019年统计了1.25亿元、2020年为1.63亿元、2021年为1.5亿元,占售二级经销商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1.63%、60.88%、49.79%。

关键数据披露是否充分、完整,有无虚增营收可能,仍需要企业自证。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