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宋然

新质生产力热度高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11月10日发出倡议,倡导上市公司围绕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这一新词汇,由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多名经济学家指出,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的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点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被认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新质生产力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创新性、迭代能力、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都将大大提高,有助于创造更大价值。”沈明高说。

沈明高曾先后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政策研究工作,此前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为企业带来未来增量现金流的创新,才是真创新。”他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新质生产力要落到实处,就要全面调动各类型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图源:受访者提供

“新质生产力是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一种新范式”

时代周报: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沈明高: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新的专业名词,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提出的新概念。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我个人理解,新质生产力是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范式,通过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提升改造自然的能效。

时代周报: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沈明高: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有几个方面的新特点:其一,具有创新性,而且这种创新特性随着时代进步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色。如数字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人工智能,是当下所面临的时代特色。

其二,具有快速迭代的特性。虽然传统制造业也有创新,但速度比较慢。而新兴产业的创新和迭代节奏则大大加快。比如,今年提出的新摩尔定律认为,全球智能水平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

其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一方面新的要素形成,如数据资产;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也对建立统一大市场提出了新要求,以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时代周报:如何从通用技术和共性技术层面理解新质生产力?

沈明高:从应用技术分层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源泉。我们把技术分为三个层级,即通用技术、共性技术和专用技术。通用技术对全球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产生基础性作用,革新了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范式,大幅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历史上,蒸汽机作为关键通用技术,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全球进入了机械化时代。电的发明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推动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目前,全球已进入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

相比之下,共性技术为覆盖若干产业的核心技术,其突破提升了相关产业和企业层面专用技术的创新效率,拓宽了应用场景。如高通量算力大大提升了在实验室发明新材料的速度;传感技术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进而催生了新的产业;智能制造工艺改善了产出效率,使得同样的人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可以转化为更多的产出,创造新的价值。

“要调动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时代周报: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来调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沈明高:从企业的角度看,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增量现金流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这样的技术才是真正的技术。要调动企业创新,特别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平衡创新的成本以及创新成功之后能够带来的现金流增量。从政府的角度,任何能够降低创新成本或增加创新收入的产业政策都是有效政策。

时代周报:具体有哪些可行性措施?

沈明高:首先,通用技术和共性技术创新都有明显的外部性,这些技术创新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通过组织科研机构集中攻关关键共性技术等,降低单个企业的创新成本。

其次,可以通过放宽产业准入等方式拓宽产业应用场景,为企业创新和技术转化带来更加明确的未来现金流。

再者,数字技术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建立跨区域的统一大市场,可以同时降低要素成本,增加未来收益的确定性,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

最后,用好人才和税收政策,鼓励传统产业升级。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优势是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可以支持一定规模的创新投入,但人才和创新的不确定性是两大短板,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保护知识产业、鼓励技改和无形资产投入以及创新税收支持等方面,政策支持的空间还很大。

“量是质的基础,量是现在时,质是未来时”

时代周报: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关键期,将所谓“低端产业”强制出清是否过于粗暴?

沈明高:事实上,没有低端产业,只有缺乏竞争力的企业。

传统产业和企业在升级方面有自身优势,其与数字技术结合可以升级成为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污染、高碳企业可以成为绿色环保企业。这里要平衡好“破”与“立”之间的关系,先立后破,即先建制度,并给以企业一定的调整时间,避免“一刀切”式的强制出清。

时代周报:增长和质量是经济的一体两面,如何将产业升级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能?

沈明高:量是质的基础,量是现在时,质是未来时。在任何时候,政策都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首先,量的改变是快变量,质的提升是慢变量,这是为什么强调政策要先立后破,否则会陷于被动。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制造业中,传统产业仍然占大多数,少部分先进制造业的较快增长难以对冲传统产业增长的放慢,只有足够的量的增长才能有条件支持质的有效提升。

第三,传统产业有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而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在发展初期盈利能力弱、不少会处于亏损状态,无论是从投入产出效率还是从税收角度,都需要有一定的量的支持。